以下新聞被菲律賓【商報】【聯合日報】、臺灣【中國時報】采用。
甘肅酒泉引進20余項以色列新型農業技術
中新社蘭州4月23日電 (記者 馮志軍)中以(酒泉)綠色生態產業園近年引進推廣20余項以色列水肥一體化等新型技術,國外先進農業生產技術在這座位于甘肅酒泉市的園區得到推廣應用,戈壁荒灘上的日光溫室大棚,其建設步伐不斷向“頭頂白雪”的祁連山下“推進”。
酒泉市肅州區農業農村局中以產業園管理辦公室負責人任紅彥23日接受中新社記者采訪介紹說,目前已完成各類投資近15億元人民幣的該園區,初步形成了集現代絲路寒旱農業示范、高效節水裝備制造、信息化智能化控制系統制造、農產品深加工及物流貿易為一體的產業體系,階段發展目標順利完成。
面積接近兩個江蘇省大小的酒泉,占絲綢之路總長的十分之一。因擁有極好的光熱水土條件,是中國重要的商品糧棉基地、瓜果蔬菜基地。目前當地已形成了酒泉洋蔥、敦煌葡萄、瓜州蜜瓜、玉門人參果等特色品牌,蔬菜制種產量和出口量占中國一半左右。
中以產業園近年先后引進46個戈壁農業項目,囊括種苗培育、分揀加工、冷鏈物流、有機肥生產等產業鏈項目,國際業務遍及韓國、泰國、南非、澳大利亞等50多個國家和地區。
“除了光熱、土壤和冰雪融水等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外,戈壁農業最大的優勢在于利用大片未開墾戈壁荒灘,解決了‘糧菜爭地’的問題!比渭t彥解釋說,這種相對較低的投資成本,不僅能培育出物美價廉的各類果蔬,也會使先進的國外種植技術在此得到試點和推廣。
加快戈壁生態農業科技創新示范園建設,啟動“酒泉戈壁果蔬”商標注冊、建立和對接大型電商平臺拓展電商網絡銷售市場,年內組織60%以上的園區企業溫室實現訂單化種植……任紅彥稱,下一步將通過借鑒國外先進技術,不斷提高溫室大棚的智能化程度,從而讓本地農特產“香飄海外”。(完)
【編輯:杜萍】 |
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觀點,刊用本網站稿件,務經書面授權。
未經授權禁止轉載、摘編、復制及建立鏡像,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。
[網上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(0106168)][京ICP證040655號][京公網安備:110102003042][京ICP備:05004340號-1]